您的位置:首页->图说文明  
衡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:我在“戏窝子”里欢度国庆
  发表时间:2016-10-11   编辑:徐小彬   来源: 衡阳文明网
 

 

表演活动在尚书祠戏台上进行,图片来源:衡阳文明网。 

 

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郦君与村民一起看戏,图片来源:衡阳文明网。 

 

村民们乐呵呵的欣赏着精彩的表演,图片来源:衡阳文明网。 

  每逢春节、端午、中秋、国庆、重阳等节假日,衡阳市都会精心组织“我们的节日”群众文化活动,《经济日报》曾浓墨重彩地报道过衡阳市多年来形成的节庆文化品牌。今年国庆节也不例外,我们提前安排了图博喜庆、梨园同庆、群文共庆、荧屏合庆、运动欢庆等系列雅俗共赏、内容丰富、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,以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,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,让市民度过一个难忘的国庆节。

  10月4日,为了解我市农村“我们的节日”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,我和文艺科科长一起驾车到衡南县松江镇尚书村调研。上午九点多,经过近1个小时的车程,我们到了尚书村地界,道路也随之变得更加狭窄、曲折。路上不时遇到三五成群的村民,他们有说有笑的快步赶路。我停下车问道:“老乡,你们这是到哪里去呀?看你们很高兴的样子,是谁家在办喜事吗?”村民咯咯地笑着说:“不是各嘞,我们是去尚书祠赶戏看嘞。”我一想确是如此,国庆节期间市祁剧团、花鼓剧团、湘剧团3个剧团要在尚书祠连演三天大戏,庆祝“我们的节日”国庆节。看来村民们看戏的热情还蛮高,我邀请村民坐车同行,村民们笑而不应,说是几个人一起赶路有意思些。

  汽车缓缓向前,空气中隐隐约约地传来阵阵锣鼓声和飘忽不定的唱词,我们就要到达目的地了。离尚书祠尚有一段距离时,车就无法前进了,路边停放着各式各样的摩托车、电动车、小汽车,原本就不够宽敞的道路显得格外的拥挤,这些都是前来看戏的村民的。我们步行而上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型的有点陈旧的砖木结构戏台,高高的彩色的屋檐角向上翘着,显示着它的与众不同。台上,演员们正在倾情演出。台下,到处挤满了观众。放眼看去,戏台旁、屋檐下、台阶上、窗户边,应该有好几百人。一个个质朴的脑袋直往前凑,只为争得一个好的观看视角,这都是一双双渴望精神文化的眼睛,我顿时感到我们还有很多事可以做。在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中,所有国有文艺院团都已经完成转企,采取公司制的模式进行管理、运营。它们如何在走向市场中传承好地方戏剧文化、丰富好群众文化生活,我感觉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和市场。

  尚书祠的负责人王大爷听说我来了,从里间出来,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:“王部长,您来了,您看今天这场戏大家反响很好,来了几百人,上午演《五女拜寿》,下午演《范仲淹中状元》《狮子楼》,村民们都很喜欢,这都要谢谢市委宣传部和这些剧团啊!”我既高兴又有些惭愧,高兴的是我们送戏下乡很受群众欢迎,惭愧的是这些事不都是我们宣传文化人的职责和义务吗?“王大爷,只要村民们喜欢,我们每年都会安排剧团下来,只是辛苦您老人家了,要组织好、安排好,让大家看得开心。”王大爷拍着胸脯应道:“你放心,一切都安排好了。”我拉着王大爷坐到村民中间,和大家一边看戏、一边聊天,也在一边思考。“送戏下乡”送什么戏要精挑细选,既要倾听村民意见,又要考虑院团实际;既要热闹好看,又要富有意义。像今天演出的《五女拜寿》《范仲淹中状元》等戏,都是紧扣忠孝仁义等主流价值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,具有寓教于乐、醇化乡风的作用。

  尚书村尚书祠是为纪念明代工部尚书王昭而建的,始建于明朝,原有建筑在文革中遭到破坏,80年代村民捐资重建,后又几经扩建。或许是因为王尚书是文人的缘故,附近的村民对文化和戏剧也是情有独钟。自1984年尚书祠重建以来,村民就在这里组织看戏,那时候请戏班子的钱是村民捐助,每个人三、五块不等,每年演一场戏。2013年,我得知这个情况后,就与市文广新局联系,将尚书村尚书祠定为全市“演艺惠民、送戏下乡”的定点单位,每年国庆节期间组织市直剧团到这里免费集中演出3天。听王大爷介绍,现在每年国庆节尚书祠演戏时,附近的松江镇、栗江镇、车江镇、硫市镇4个镇的20多个村的村民都会赶来看戏,最远的要赶20多里路。男女老少齐聚一堂,好不热闹,这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“戏窝子”。群众懂戏、爱戏,对剧目和演员要求都很高。为满足这些老戏迷的要求,市直三大剧团都是精选剧目、派出名角,像这次祁剧团的非遗传承人费建楚、湘剧传承人夏传进、花鼓戏名角李红等都亲自登台献艺,让村民饱眼福、饱耳福,享受一场场高雅戏剧艺术大餐。群众有需求,我们就应该有行动,我们也确实在行动。但如何引导好、组织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,宣传文化部门应该多想办法、多出实招,比如说“送戏下乡”放在哪里演、由谁来组织这些细节都很重要,祠堂、庙会、集镇往往是很好的选择,老党员、老干部通常是很好的组织者。

  近年来,随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,我市不断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力度,经常性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等活动,开展“送戏下乡”“送电影下乡”“送文化下乡”活动。仅去年一年,我市就开展“演艺惠民、送戏下乡”1000多场,送电影60000多场,开展“广场旬旬演、社区周周乐”群众文化活动300多场、“周末百姓剧场”50多场,组织各类展览展出80多场,受益群众达200多万人次。今年,我们又广泛开展了“欢乐潇湘、幸福衡阳”大型群众文艺汇演、“红旗颂”大型群众合唱比赛、“文明衡阳、幸福小康”文艺创作大赛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,把舞台搭到乡村田野,吸引了100多万群众参与、点赞,真正形成了全民参与文化、共享文化的良好格局。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。全面小康路上的文化小康,更应该做到城市、乡村一个都不能少。(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王郦君)

  上一篇: 郴州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军民交响音乐会
下一篇: 郴州50对老人重阳佳节庆金婚 弘扬孝老爱亲好家风
 
  相关阅读:
 
 
文明播报  
图片新闻  

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
联系电话:0731-82217063 传真:0731-82217063  投稿邮箱:wenminghun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