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肖中友,男,湖南省鼎城区人。1986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和石油地质专业,研究生学历,先在大庆油田研究院工作,后期从商,2015年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规模化种植和养殖,并在2017年带领48家合作社组建了湖南朗州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任联合社理事长、区政协委员、区工商联常委、人民法院陪审员。
一、带领农民致富,诚实守信担当。
肖中友,出生在鼎城区黄土店镇钱家坪村,从小对农村、农业都怀有深深的感情,在外工作了30多年,始终怀一颗热爱家乡的心,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到老家,2015年开始创办了“中有”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中成水稻专业合作社,当年流转土地600多亩,带领周边农民致富,2016年开始扩大托管面积有近5000亩,成为当地最大的专业合作社,并获的了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系统多次荣誉称号,附近有400多户农民的土地进入了合作社,仅钱家坪村就有近1000人直接或者间接受益,解决20多人常年就业,得到了周边百姓的一致好评和赞赏,并在临近县也积极参与土地流转,流转土地2000多亩,积极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。
肖中友常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诚实守信,心系农民。2016年中稻收割期间,天气雨水较多,稻谷收割后无法晒干随时又会发芽、霉变,为了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,肖中友义务奉献机器设备,主动帮助农户烘干稻谷500吨,因天气原因,当时无法调运。在8月10日当天,天气骤变,瓢泼大雨不期而至,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洪水,500吨稻谷一下子就全部泡在了水中,积水有1.5米深,稻谷发热、变质。积水退去,肖中友带领大家加班加点重新烘干,经过第二次烘干后发现,稻谷黄粒米增多,品质下降,不能当作食用粮食销售危害消费者,就将500吨稻谷全部当作饲料粮食出售,每吨损失1300元,共计损失65万元。考虑到这些稻谷都是农户辛辛苦苦种植的,十分不容易,每家每户都是靠几亩田的稻谷来保证一年的收入,这样的损失承担不起,苍天无情人有情,人间处处真情在,自己本来是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发家致富,这样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,肖中友毅然决定这次洪水带来的损失全部由自己承担,既不损害消费者,也不给农户带来损失,并及时按当时市场价格折算成现金,全部一分不少付给农户。
二、带头组建联合社、五十多家合作社抱团发展。
在农机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,2017年肖中友带头组建湖南朗州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,无偿为成员减低成本增加收入。为了健全联合社运行机构,招聘了联合社总经理和财务主管等人员。肖中友带领一班人到全区走访了50多家成员社,了解各个成员社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困难和需求,亲自掌握第一手资料,收集成册,及时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并提出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建议;按照联合社“6+1”平台模式,集中采购农业生产急需的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柴油等,均从厂家团购,统一进货,使得农资商品采购成本减低20%以上,仅2018年上半年,节省资金300万元以上,同时联合社积极推动粮食结构的调整,推广优质稻的种植,加大与市场对接力度,推广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,并且在统一品种种植的基础上,与多家粮食收购企业签订了订单收购合同,保证了粮食销售窗口打开,保证了粮食销售价格合理,在粮价下跌情况下种粮的效益反而更好了一些;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少的问题,顺应社会发展,组织采购了植保无人机11台,内部组织培训飞手30余名,负责各成员社5万多亩种植面积的病虫害防治,并成立了6个区和4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片,使得农业生产更规范、更安全、效益也更突出,得到成员社赞扬。为了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保证粮食生产的优质和高产,特聘请省农科院刘雪源研究员为联合社的首席专家,负责联合社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指导工作。肖中友在联合社的组建和运行当中,全身心投入,大公无私,积极的为各个成员社谋取福利,有困难的成员社在采购农资商品中,为了不误农时,肖中友不但给技术上支持还给予资金的帮助,共计为联合社成员垫付近100万元,从未收取利息,真心帮助大家。
三、致富不忘乡亲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。
肖中友回乡后,看到家乡的建设有些落后,特别是学校很多配套设施都不健全。就积极主动捐赠了8万多元的热水供应设备和增压装置,解决了钱家坪中学学生冬天冷水洗澡的问题;丰富了学生的文艺生活,捐赠8万多元的舞台音响设备;还默默无私的资助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大学的学子,帮助他们完成学业,获得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。
怀着对农村深深情怀,积极参与政协的活动,多次写出提案,关注民生,积极呼吁农民的困难,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解决,得到了大家的赞扬。2018年被人民法院聘为人民陪审员,积极参与调解工作,解决民间纠结,为法制社会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,提高农村卫生健康水平,增加设备投资,解决村级街道饮用水问题,为100多户农民解决了饮用水问题,捐10万余元资金,还支持了周边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3万多元等等公益事业奉献绵薄之力,由于肖中友多年来为群众做好事、办实事,对待乡亲像亲人一样,深受周边的乡亲拥护和爱戴,都是赞不绝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