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精神文明建设
2017年第27期(总第849期)
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 2017年11月29日
〔工作交流〕
岳阳市云溪区抓文明乡风建设促创建升级
临武县以活动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
长沙市雨花区“文化墙”扮靓城市名片
湘潭市雨湖区凝聚多方合力推动文明创建
〔工作交流〕
岳阳市云溪区抓文明乡风建设促创建升级
今年来,岳阳市云溪区以开展整治婚丧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为抓手,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,积极引导群众参与,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,树立勤俭节约、文明高尚的社会主义新风尚。
一、加强领导,高位推进。组织区、镇、村干部代表前往浙江省金华市、磐安县等地,专题学习考察规范婚丧事宜整治经验,通过网上问卷调查、座谈、走访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开展调研,经区委全会上表决通过,制定了“10+1”工作方案(“10”是指《意见》、《方案》、《公开信》、《宣传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。“1”是指《党员考评暂行办法》)。提出四项严禁:禁收(送)礼、禁炮、禁塑、禁违建(墓地)。三项推进:推进婚事新办,丧事简办和孝老爱亲;三严要求:严明操办程序,严肃执纪问责,严格考评考核。
二、强化宣传,全面推进。印发《致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公开信》50000多份,由镇、村、组干部发放到每一位群众手中。举办部门、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、村(社区)支部书记培训班、村(社区)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培训班、乡村厨师禁塑、食品安全培训,集中学习移风易俗工作相关文件精神。创作快板、三句半、小品等移风易俗节目,先后在全区各镇、社区屋场组织开展文艺巡演活动,做到宣传发动不留死角。在城区公交站台、商业广告位、文化墙、路灯、交通护栏等制作公益广告宣传栏(牌)近1000个(块);制作微宣讲挂图,发放《移风易俗应知应会100问》知识手册20000余册。
三、突破重点,稳步推进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,组织、协调、指导破解整治难题。共开展联合执法5次,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83份,处罚30余户,收缴罚没3万余元。区民政部门联合各镇(街道、中心)安排专人,逐村指导成立红白理事会工作,认真把好红白理事会选人关,吸纳想理事、会理事、能理事的加入红白理事会。完善村规民约(社区公约),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,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,采取“一村一策”制定村规民约(社区公约)的具体条款和婚丧事具体规定,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酝酿讨论、表决通过。
(云溪区文明办)
临武县以活动引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
今年以来,临武县积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,大力开展宣传教育,传递社会正能量,大力倡导文明言行,养成良好行为习惯,有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上台阶。
开展文明宣教活动。充分利用社区、单位内部的宣传窗、墙报以及各主要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等平台,广泛宣传卫生、环保、文明礼仪等知识。在县各媒体刊登报道以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、文明市民等为代表的“城市好人”及其典型事迹。县文明办制作了300多副“讲文明、树新风”(中国梦)公益广告,传递社会正能量。设置陋习曝光台,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。
开展道德教育活动。开展“四德”、文明素养、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,提升市民文明素质。发挥市民文明学校、社区活动室、村级活动室等宣传阵地作用,组织面向基层的学习宣传活动,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组织道德模范进机关、进厂矿、进社区、进学校,通过报告会、座谈会等形式,加强模范人物与与群众、学生的交流互动,促进形成尊崇道德、学习模范、争当好人的良好风尚。
开展文明实践活动。围绕提升公共文明指数,开展文明劝导,引导市民不乱扔垃圾、不随地吐痰,做文明市民。开展“文明路口”创建,引导市民养成“不乱停车辆”“不乱穿马路”“不闯红灯”等文明出行习惯。开展文明乘车、主动让座活动,在公交车上大力营造为老、幼、病、残、孕让座,扶老携幼的社会氛围。
开展文明餐桌活动。开展以“文明餐桌,以俭养德”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,制定下发《临武县“文明餐桌行动”实施方案》,举行了全县“文明餐桌行动”启动仪式。在店内、食堂醒目位置张贴了“文明餐桌行动”宣传标语,在餐桌摆设“文明餐桌行动”温馨提示牌,公布“四项承诺”建立考核机制,实行动态管理,将“文明餐桌行动”开展情况与文明单位、文明村镇、文明社区测评相结合,定期开展督导考核。
(临武县文明办)
长沙市雨花区“文化墙”扮靓城市名片
为进一步改善地下通道环境,提升城市文明形象,长沙市雨花区在全区36处地下通道中搭建“文化墙”,让原本脏乱差的地下通道“换新颜”。
找准根源,创新举措整改。地下通道环境差、秩序乱,是提升市民幸福指数、创建更高水准文明城市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。雨花区先后多次开展对通道环境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,但因管理主体分散,管理单位推诿等原因,导致效果不尽人意、常态长效无法维持。为此,区政府与各管理主体单位协调,将地下通道管理权租用20年,对牛皮癣、流动摊贩等下大力度整治,并以“提升品质,丰富底蕴”为切入点,于2016年5月启动“地下通道文化墙”项目,探索将地下通道转变为湖湘文化传承的载体,让广大市民朋友在行色匆匆中感受文化的洗礼。
集思广益,组团攻坚克难。组建20人组成的项目工作组,精心策划、广泛征集。工作组要考虑墙面大小、墙体材料、题材来源等方方面面的因素,经历了调研、策划、方案评审、版权采购、素材收集、文案策划、平面设计等诸多环节,先后走访湘绣馆、雨花非遗馆、长沙市三馆一厅及各大图书馆,实地采风张家界、望城古镇群等主要文化胜地,共收集素材近万条。此外,还专门组织了数十个学校开展“湖湘文化绘画和书法”征集活动,共征集绘画作品100余幅、书法作品近160幅,并从中挑选出了50余幅作品运用到相关系列设计当中。经过了1年多的努力,最终确定了10个主题,41个系列,共480张展面将36处地下通道“装点一新”。
文化上墙,传播主流价值。通过网络直播专题介绍各大主题文化墙,既能看到获得国家级大奖的《肥猫哥儿》的精彩演绎,也能真切领略凝结儿时趣味的《马兰花》作品风采,被称为“外语”的长沙方言在这里趣味展示,让湖南人骄傲的潇湘八景、湘绣作品也在这里呈现,多才多艺的中小学生还在这里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,剪纸、水彩画、书法作品被一一张贴在文化墙中,既有童趣,又很美观。将城市地下通道宣传栏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,不仅根治了“脏乱差”的环境,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扬湖湘传统文化,凝聚起磅礴的正能量。
(雨花区文明办)
湘潭市雨湖区凝聚多方合力推动文明创建
湘潭市雨湖区整合多方力量,凝聚文明创建聚合力、向心力和创造力,多措并举打通文明创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取得显著成效。
团结协作有向心力。团结区内各行各业人员的力量,鼓励他们互助互爱、尽职尽责,为创文贡献力量。遇到困难问题采取多方出力、协调处理的方式,以达到“1+1大于2”的效果。每一个驻区单位都参与了社区的“联点共建”活动,每个社区均有一名市级督察员联点,全力配合社区工作,参与社区卫生保洁,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下户走访,投入资金帮助社区制作公益广告牌。此外,雨湖区还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,面对“顽瘴痼疾”“疑难杂症”的时候坚持联合行动、联合整治,解决了很多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。
示范引领有大动力。鼓励公职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、各战线涌现出一大批创文的先进模范。制革厂下岗职工傅声福,在创文过程中,发动党员到韶山东路当志愿者,每天义务打扫环境卫生10多个小时。湖南科技大学学生王倩,现任校青年志愿团团长,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,在校内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志愿服务活动,共组织2000多名科大志愿者走出校园,在华银、人防、汽车站进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。雨湖区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,以点带面,推动全区创文工作再上新台阶。
全民参与有聚合力。通过宣传发动推动社会公益人士热心参与到创文当中。昭潭街道71岁高龄的老同志曾汉湘,说服居民一起出资出力,修路面、种花草,美化生活环境。云塘街道65岁的居民欧建伟,坚持义务巡访七年,写完八本巡访记录。广场街道14岁的中学生宋卓芸,每年假期积极参加街道、社区的“大手牵小手、共建文明城”的公益活动,担任社区“义务文明劝导员”。正因为群众的广泛参与,才使得雨湖区能够源源不断的挖掘特色和亮点,成为全市创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
(雨湖区文明办)
报:中央文明办,省委常委,省文明委主任、副主任、委员
发:各市州、县市区文明委,省直有关单位
送:省委办公厅、省人大办公厅、省政府办公厅、省政协办公厅、省军区政治部、省武警总队政治部
|
湘党简准字〔2013〕38号